莫家浩 | 出门须防白礁屿

本月中旬,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的海洋考古学家宣布,在白礁附近海域发现的两艘14世纪与19世纪的沉船中寻获大量水下文物,其中更包括稀有的中国元代青花瓷器,引起考古与历史学界瞩目。

白礁的得名,盖因礁石上曾布满白色的鸟粪,在海上格外显眼,因此无论在古代中文、马来文或葡文的历史文献里,都以“白礁”(Pedra Branca / Batu Puteh)称之,并沿用至今;又因为白礁位于柔佛海峡及新加坡海峡的东部门户,潮水遄急多变,海面下暗礁密布,因此也成为古代往来印度洋及南中国海之间的船舶梦魇。16世纪的荷兰航海家范林斯霍滕(Jan Huyghen van Linschoten)在其航海游记《早期東印度的葡萄牙航行者》中就曾如此描述白礁海域的凶险:

“……往来中国的船舶常常得冒险穿越这里,当中有些被永远留了下来。每当航至此处,水手们都要蒙受在其他水域所未有的巨大恐惧……”

18世纪法国人绘制的海图,其中标识着作为新加坡海峡东部门户的拉勿尼亚岬(Pointe de Romanie)与白礁(Pierre Blanche)的位置。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