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伦 | 基金创新高,还能入手吗?

当我们看到一只基金的操作费用比率长期不变或者越来越低,除了意味着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趋向稳定,也可能表明这位基金经理的策略过于被动(甚至懒惰)。下次,当你看到有人推荐某只信托基金时,不要被其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而吓退,而是要询问对方两个问题。

Buy Now, Written On Glass By Man In Studio

面对已经上涨许多或创下历史新高的股票或基金,许多人会问:“还能买吗?”

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投资心理,叫做“均值回归”(mean reversion)。人们认为,事物(尤其是金融产品)有一个平均值,价格会围绕着平均值上下波动。当价格跌破平均值时,会回升;当价格突破平均值时,会回落。

例如,一只A股长期价格为1.00令吉,跌至0.70令吉时,许多人会认为它会回升到1.00令吉,于是买入。

然而,这种“均值回归”策略的前提是,平均值保持不变。

对于上市公司,平均值意味着其业绩、成长率、财务健康水平、行业前景、管理层素质等因素。只有这些因素保持不变,均值回归策略才有效。

那么,对于信托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其“平均值”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整个投资组合里的股票(接下来就以股票型基金来阐述)。

基金 ≠ 股票

许多人将信托基金与股票相提并论,认为股价到达新高后就难以突破,除非有新的利好因素。这种观点看似有技术分析依据,但将基金视为股票却是一个典型的类比错误。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只股票型基金虽然包含多只股票,但每只股票的上涨潜力不同,有的可能只有20%,有的可能高达100%。此外,每只股票的上涨时间也不同,取决于其背后的公司所处的商业周期。

当基金经理判断某只股票的上升潜力已接近尾声时,就会寻找下一只潜力股替代它。这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每只股票完成使命后就会退场,由其他股票接棒,不断循环。

Graphic, Which Symbolizes The Economic Crisis.

因此,从理论上讲,一只基金的上升潜力是无限的。基金经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不断调整投资组合,更换表现不佳的股票。

反观一家公司,其业务不可能像基金那样频繁更换,例如今天种榴莲、明天生产手套,大后天要做数据中心,这显然不现实。

总结来说,信托基金和股票是两种不同的投资产品,不能简单类比。基金的持续增长能力取决于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和投资策略,而非单一股票的表现。

基金价格 ≠ 基金价值

一位同行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假设一只基金的价格创下新高,如果基金经理卖掉所有股票,持有100%现金,基金价格依然在新高点。按照“基金价格到达新高点就不应该入手”的逻辑,这只基金应该被忽视。然而,投资者却不知道这只基金拥有充足的现金,基金经理可以自由买入他认为有潜力的优质股票,等待下一轮的股票上涨。

反观,另一只基金的价格已经从新高点滑落,投资者觉得自己可以捡便宜货,但这只基金的现金比例可能只有3%左右。除非投资组合的股票会上涨,否则基金价格只会不断下跌。基金经理需要卖掉手中的股票,才有现金来买入新的股票,更别提这过程中所出现的煎熬和反复斟酌。因此,在策略的灵活度上,持有大量现金的基金经理显然更能伺机而动。

在这个假设例子里,投资者可能会错过一只更有上升潜力的信托基金,实属可惜。

因此,衡量一只信托基金是否值得买入,除了我以前专栏里说过的“基金的表现必须优于投资基准”等等,还要看基金的现金比例是否过高(代表基金经理还有发挥空间),以及基金经理是否积极地套利和平仓(以确保基金经理积极寻找上升潜力)。

信托基金的投资策略

市场上的信托基金琳琅满目,一家公司可能就有上百只基金,但基金经理却只有二十来人。平均下来,每个人要负责四、五只甚至更多的基金。这必然会分散基金经理的专注力,而那些被公司视为旗舰基金的产品则会得到更多关注,表现也更可能不断突破。这也是购买旗舰产品的好处之一。

相比之下,信托基金的上升潜力更强于上市公司股票。(请注意,我指的是上升潜力,而非上升幅度,后者仍然是股票更胜一筹。)而这种潜力取决于基金经理更换投资组合的积极程度。因此,当我们看到一只基金的操作费用比率长期不变或者越来越低,除了意味着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趋向稳定,也可能表明这位基金经理的策略过于被动(甚至懒惰)。

下次,当你看到有人推荐某只信托基金时,不要被其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而吓退,而是要询问对方以下两个问题: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