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草 | 史学新利器“大数据”

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2014新竹清华大学)

明末清初,随着西方帝国主义海权扩张,西方宗教也随着军队和商船去扩展宗教领地,而征服古老的东方是一项重大目标。

其中最关键的人物是利玛窦,传教士入华后原本自称僧人,但利玛窦发现儒家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他对儒家深入认识后,开始自称西方儒士,跟读书人打交道,把宗教术语翻译成儒家和民间熟悉的名词,并跟读书人解释儒家经典中的“天”就是西方人的天主。

用“天主”来翻译拉丁文经典的Deus,是他独创的发明,这也是为何被称为天主教。他们也曾用儒家和民间的“天””上帝””灵魂”等名词,遭到部分传教士如龙华民等人反对,并展开过长达百年(1620-1700年代)的激辩,数次遭到教廷禁用(后来19世纪入华的基督新教,为了跟天主教有区隔,反而用”上帝“和”神“来翻译Deus)。相关争议还有能否祭孔和祭祖的”礼仪之争“,这对儒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基本问题。

当时的第一代天主教徒后来怎样了?很少有书继续追问。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