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伦 | 股票分析之母凭子贵?
理论上,如果你能拿出1亿令吉将A公司的100%股权买下,然后把手中握有的B公司60%股份卖掉,那么就能够换来3亿令吉的价值(多为现金),回报率是3倍!而且还没算上专属于A公司的业务价值。
之前曾撰稿谈到有些公司因为拥有良好的资产,而在估值上被严重低估,其实是可以被视作一个投资标的。
资产当中也存在优劣之分,其中现金是最优质且最无争议的。最难评估的则是无形资产,或者一些第三极投资产品(通常为那些缺乏市场价格,需要依靠第三方评估报告)。
在众多资产中,还有另一种优质资产,那就是上市公司。
这里简单举个例子,A公司的市值是1亿令吉,而上市公司B公司的市值为5亿令吉。同时,A公司握有B公司60%的股权,粗略估算一下,A公司大约拥有B公司3亿令吉的市值。
理论上,如果你能拿出1亿令吉将A公司的100%股权买下,然后把手中握有的B公司60%股份卖掉,那么就能够换来3亿令吉的价值(多为现金),回报率是3倍!而且还没算上专属于A公司的业务价值。
当然,这些只是理论上的收益,执行起来非常不容易。
首先,我们无法用1亿令吉来买下A公司的全部股份,因为大部分股份相信都被其创办人及家族牢牢握在手里。再来,即使能够买入100%股份,我们也一定需要支付溢价,原本的1亿令吉成本可能会上升到1.5亿令吉,甚至是2亿令吉。
第二,B公司的市值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将60%的股份全部套现也不容易,最终套现的价值也会少于3亿令吉。成本收益,一涨一跌,你的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而且还未算上你成功与否的概率。
故此,我们需要转换另一种思路,看看有没有催化剂能提升A公司的价值,也就是我们业内常说的再评级催化剂(Re-rating catalyst)。按照上述假设,就要看B公司或者A公司的业务有没有新增长点,或者出现一些 “价值输送” 。
那么在市场里,是否存在这种案例呢?还真的有。
其中一个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