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浩|芭里看墓

木架锌板矮棚下,洋灰地上整齐排列着一块块大小不一的麻石板,这10块华人墓碑,除了其中一块因为碑石断损而无法辨识外,其余九块都是清代墓碑;其中年份可考者,介于公元1883年至1898年(清光绪九年至廿四年)之间,距今最少都有130年以上的历史,也是我目前在永平见过年份最早的华人墓碑。

上周人在香港,清晨接到柔佛文史研究同仁沈志坚老师的语言通话,邀我。我也不含糊,直接约在回国隔天就奔赴柔佛中部陆路交通枢纽重镇的永平(Yong Peng)与沈兄会师,再由园丘主人安排头手大哥引路,开着四轮驱动皮卡车,芭路跳颠跳颠,在永平南区附近的一处园丘地段,见到我们期盼已久的古物。

那是河畔高地上的一木架锌板矮棚,洋灰地上整齐排列着一块块大小不一的麻石板,其中摆在最前方、面向河道者,大都刻有中文字,跟前插着几丛红色香脚,似乎连看顾者都知道这些石板的不一般,并有在尽所能好好安置与供奉。不少石板表面都有残留粉笔拓碑的痕迹,显然我们并非首批好事者。重新粉拓一遍,确认该处共保存有十块华人墓碑,除了其中一块因为碑石断损而无法辨识外,其余九块都是清代墓碑;其中年份可考者,介于公元1883年至1898年(清光绪九年至廿四年)之间,距今最少都有130年以上的历史,也是我目前在永平见过年份最早的华人墓碑。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