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冬加里土崩1周年(二)| 婚后7年得子却“没了” 罗登瑞夫妇 一世悲怆

“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从悲痛走出来,这锥心之痛,只有尝过的人才能体会……”

峇冬加里营地土崩_罗登瑞 陈依云(46228377)-20231207184705
罗启义生前喜爱的玩具恐龙、马来播棋(congkak)还摆在父母的书房。(林毅钲摄)

报道:林巧贝

摄影:林毅钲

“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从悲痛走出来,这锥心之痛,只有尝过的人才能体会……”

来自雪州的夫妻罗登瑞(45岁)和陈依云(44岁)去年12月中带着7岁独子罗启义(Zech)去露营,结果一家三口去,只有夫妻两人归。

“有人说,事情过去半年、一年,我们应该要恢复了……虽然维持工作和社交,但心底的伤口永难愈合,这份悲怆将陪伴我们直到死去。”

罗登瑞说,常人希望活人尽快从死亡的悲伤走出来,是因为“针没有刺在他们身上,不会知道痛”。

陈依云:每个月都去露营
儿子从未离开父母

陈依云表示,儿子从未离开父母,只要工作允许,他们会带着儿子到处拍摄和旅行,行动管制令解除后,他们每个月都会去露营。

罗登瑞展示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和视频,他的成长记录有父母悉心陪伴和教导。

“儿子爱大自然,喜欢户外活动;他6岁生日时许下愿望,要全家人包括亲戚朋友,一起去露营……”

这个愿望实现后,他却永远地离开视他如宝的父母。

这是他们第三次去爸爸有机农场露营,事发时正当雨季,才选择在山景营地展开三天两夜的露营。

事发那晚,陈依云陪儿子在车上睡觉,凌晨时分土崩时停车场首当其冲,夫妇受伤,儿子丧命。

曾有轻微学障
独特教育方式栽培儿子

罗启义是他们婚后7年才获得的孩子,俩人计划以独特的教育方式,通过阅读文学作品、音乐和艺术熏陶,以及接触大自然,把儿子栽培成一名充满热忱、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者。

陈依云表示,儿子曾被诊断有轻微学习障碍,经历半年的治疗大幅改善,因此他们准备明年让儿子接受“在家自学”(Homeschooling)的教育。

为了让儿子在大自然环境快乐成长,一家人去年10月到吉打日得拉一山明水秀的地方视察,计划在当地定居,但这个计划,却赶不上人生的变化。

思念儿子方式
重游旧地回忆幸福景象

从事企业视频制作的罗登瑞夫妻如今常回到曾与孩子到过的地方,一家人的足迹早已消失,但在山林小溪之间,仿佛还看见儿子奔跑嬉戏的身影;不断重游旧地,在回忆里重播幸福的景象,成了他们思念儿子的方式。

夫妻没有接受心理辅导,而是与其他罹难者家属和幸存者互相“疗伤”,或与有丧亲经历的长者倾谈来疗愈。

无法走出悲伤,令陈依云萌生“不想走出来”的心情;土崩造成的阴影悲怆并非常人所能理解与承受。

她说,或许他们会寻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峇冬加里营地土崩_罗登瑞 陈依云(46228376)-20231207184703
罗启义的乐高玩具还放在楼上的客厅,保持一尘不染。(林毅钲摄)
*全文须登入为普通会员即可开通阅读权限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
*全文须登入为普通会员即可开通阅读权限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

相关文章:

(请点击星期天头条专页查看文章发布时间)

峇冬加里土崩1周年(一)| 土崩埋冤屈 痛还在 幸存者罹难者家属“走不出来”

峇冬加里土崩1周年(三)| 马淑丽:仿佛他们从未离开 开餐馆延续女儿遗愿

峇冬加里土崩1周年(四)| 林文祥以工作麻痹丧妻痛 “她走后人生如拉起手刹”

峇冬加里土崩1周年(五)| 死里逃生 患PTSD 听见暴风雨 脑海天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