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球 | 食伊的澜·食饱买包

语言民俗很有趣,会随着环境时代而“变身”。 “食伊的澜,讲伊的话”是形容婴孩吃了长辈的唾液而懂得讲起他的语言,后来竟变化为情侣或夫妻互相吃了对方唾液而会讲对方的话。 “食饱买包”却演化成为“食饱卖包”。买变成卖,实在耐人寻味!

今日来讲两句俗语,第一句是福建话俗语“食伊(他)的澜(唾液、口水),讲伊的话”;第二句是广府与潮州俗语“食饱买包”。

“食飽賣包”被一些商家用在廣告上。
“食饱卖包”被一些商家用在广告上。

食伊的澜,讲伊的话。这句俗语盛行于槟城及北马一带,用北马漳州音福建话念起来就押韵,“澜nua”与“话ua”押韵。若是泉州音(盛行于中南马及新加坡等地区)的“话ue”就不押韵。

这句俗语原本是形容婴儿出世后,过了四个月就“开荤”吃饭食荤,那时候,就由照顾者喂食饭菜,古早时的喂食婴儿,照顾者先以调羹把饭菜舀起,然后放进嘴巴里含一下。这有两个作用,一、试探饭菜会否过热而烫伤婴孩;二、以嘴巴含一下将调羹里的饭菜弄成一团,让婴儿较容易吞食。就是因为先“含”一下的动作,饭菜因此会沾上照顾者的唾液,婴孩吃进了他的唾液,就会讲他的话了。

一般的照顾者会是母亲或祖母,所以孩子就会先学习到“母语”。其实孩子是跟随照顾者学习讲话的,并不是因为吃了对方唾液而会讲对方的话。

此俗语也有人说成“食伊的澜,听伊的话”,意思是说,吃了照顾者的唾液,就会听他的话(顺从其言不叛逆)。

由于受到现代等思想的影响,一些年轻人开始觉得这种喂食法极为不卫生,尤其是老人家可能会有一些传染病,或许会因而传染给了小孩子,于是一些人就排斥给老人家喂食。可是,多年前曾经在报章阅读到一些医学报告说,成年人的“嘴含”饭菜是好的,成人的唾液会帮助婴儿的食物消化云云。关于嘴含饭菜的卫生问题,希望大家听取专家的意见,本文只不过是在讨论这句俗语的含意。

老一輩的餵嬰孩吃飯,會先把食物放進嘴裡含一下再餵食。
老一辈的喂婴孩吃饭,会先把食物放进嘴里含一下再喂食。

然而,语言是会因为环境时代而演变的,甚至意思也会变成不一样。食伊的澜,讲伊的话,后来衍变成为形容男人吃进了女朋友或妻子(或是相反的,女子吃了男朋友或夫君)的唾液之后,就会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