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伦 | JPEX之所有骗局的相似之处

而许多骗子都不会直接说100%的谎言,他们的言论往往都是真假参半,让人难以捉摸。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做一些貌似正经的事情,例如:声明自己正在申请牌照,像是JPEX这样。

最近香港那里发生了JPEX的骗局。截稿时,报道指骗局所涉及的金额已经高达15亿港币(约莫2亿美元),堪称是香港近代以来最大的金融骗局。当然,论涉及金额的话,我国的JJPTR的5亿美元绝对胜过JPEX。但论宣传力度,JPEX在还没东窗事发之前,其广告可是遍布香港的地铁、办公楼外墙、巴士,多名香港网红涉及其中(也包括少数台湾网红),就连艺人张智霖也因曾为其拍摄广告,JPEX的宣传力度可见一斑。

JPEX 2
图:中通社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声称正在推行多种企划,例如推出联营信用卡,以及向香港证监会申请牌照等等,但之后都被国际信用卡公司和香港证监会否认了。

JPEX和以前的庞氏骗局有何不同?

那么,这一次的JPEX和以前的庞氏骗局有什么不同吗?

理论上,并没有不同,都是用新成员的钱来充当旧成员的“投资回报”,一些差别可能就是整个设计要多复杂,或者策划人有多厉害,例如美国的麦道夫(Bernard Madoff)不但多次逃过稽查工作,甚至还一度成为纳斯达克主席,简直就是所有骗子的“一代宗师”。

而这一次JPEX和以前的骗局稍有不同的就是宣传手法上有变化。以往的骗局一开始都是口耳相传,在亲友圈子里,或者是一些特定圈子里宣传。美国有一说如果某些“投资计划”在医生圈子里流传,那么应该就是骗局。而到了今天,JPEX已经脱离了传统方式,而改用现在更有号召力的网红以及艺人。

我不知道民众是什么想法,但是“名人代言”最后发生产品货不对版是屡见不鲜,因为绝大部分的网红或艺人根本不具备稽查能力,无法辨别自己背书的产品质量是不是合规、行销手法是否越界,以及效果是否童叟无欺。不久前,我们本地就有几位所谓“名人”为虾王背书,东窗事发后纷纷跳出来说自己是受害人吗?

代言者在产品“爆煲”(意味败露)后,都会采取类似措施,以表明自己并无犯罪意图,尝试降低代言行径的罪恶程度。之后依然还是继续接代言,那些被骗的受害人依然还是无法取回自己的血汗钱。

如何避免坠入骗局?

那么要怎么避免卷入骗局呢?简单来说,大家要记得三个条件,分别为:

  • 高回报
  • 短期限
  • 低风险

一个真实投资计划里,这三个条件最多只能同时存在两个,例如A计划如果是高回报和低风险,那么投资期限一定很长;B计划如果短期限而且低风险,那么回报就不会高;C计划如果高回报和短期限,那么风险一定高。

绝不可能同时存在,除非是骗局。

JPEX 1
图:明报

而许多骗子都不会直接说100%的谎言,他们的言论往往都是真假参半,让人难以捉摸。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做一些貌似正经的事情,例如:声明自己正在申请牌照,像是JPEX这样。而香港证监会已经发出声明并未收到JPEX的牌照申请。虽然JPEX随后说他们有和证监会接触过,但他们是因为被调查所以才会接触到证监会,而证监会的牌照申请部门是零接触。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