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成长记|01】【孤儿之家/01】这个“家”筑起保护墙,庇护无助的孤儿

生活在孤儿院里的儿童不是双亲离世,就是来自破碎或不健全的家庭,即便父母或其中一方仍然在世,也因遗弃、家暴、贫穷等问题,被转送到孤儿院,这些孩子或许因为家庭破裂,而内心倍感煎熬。
常言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华人向来重视教育,因为教育能扭转命运,但孩子被送往孤儿院后,他们的基本权益是否依旧获得保障?他们能否依然健康成长?

报道:本刊 郭慧筠

摄影:本报 蔡伟传

清心社孤儿院成立于1952年,迄今已有70年历史。

孤儿院收容的不只有失去父母、孤苦无依的孤儿,还有来自弱势群体,如单亲、家暴等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的缺失,这些孩子迫于无奈只好入住孤儿院。
成长环境和教育是塑造孩童品格的关键,清心社孤儿院(The Pure Life Society)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不只设有图书馆和教育中心,还提供技能培训,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

成立孤儿院,帮助因战乱而受苦的人

清心社孤儿院成立于1952年,迄今已有70年历史,收容超过2000名孩童。孤儿院的环境宽敞,除了宿舍,还设有图书馆、教育中心、裁缝室、菜园、不分宗教的礼拜堂等,孤儿院的运作模式还获得社会福利局(JKM)认可。

清心社主席拿汀巴杜卡孟卡兰分享,清心社的设立起源于创办人Dr Swami Satyananda亲眼目睹发生在泰缅铁路的死亡,也看到生活在铁路附近居民所遭遇的不幸,他们不只是贫困,还面对疾病、因战争受伤、缺乏水源等困境。

*全文须登入为普通会员即可开通阅读权限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
*全文须登入为普通会员即可开通阅读权限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