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瑜|中止攻击有窍领

攻击行为是人类的求生本能,若有外力干扰到人身安全或是内心感受,这时,大脑自然启动对应策略。

观察小孩的攻击行为,有的是“消极攻击”模式,以默不作声、低头哭泣、背后抱怨、故意忽略来反应。相反的则是“直接攻击”,例如:动手打人、丢掷物品、咬啮对方、大声怒骂等。

为何攻击?

孩子会有攻击行为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有样学样

曾经有位年轻爸爸被托儿所老师投诉,说是两岁儿子常在午餐时,拿起汤匙敲邻座同学,一边说:“不吃!不吃!打打──打打!”弄得那个小男生嚎啕大哭。

年轻爸爸一边跟老师赔不是,一边百思不得其解,他说:“吴老师,我们家是用爱的教育啊!从来没有动手打小孩。”

“再想想看,可能某一位长辈和小孩闹着玩,不小心学到了。”我不放弃地提醒。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