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伟 | 柴油涨后,还有更煎熬的事
重组各种补贴尤其燃油补贴,固然是必要且迫切的。但从过去几次政府削减补贴的政策來看,往往忽略了中产阶级,尤其家庭收入才过万的“伪T20”。
柴油零售价从6月10日起,不再有补贴依据国际油价自由浮动,价格也从每公升2令吉15仙涨至3令吉35仙。
其实,民众对这项措施,早有心理准备,也知道高额补贴政策无法持久。
政府一再说明必须落实针性对补贴、推出PADU网站和申请昌明柴油补贴等措施,都在铺垫取消燃油补贴这天到來。
之前所有的铺垫,是为了让燃油大涨价能软着陆,降低冲击力。
问题是,如今这措施“突如其來”宣布了,还有没有软着陆效果? 又或变成脸硬着陆?
因为,尽管之前来自政府和业界的消息指,政府将在6月落实燃油针对性津贴计划。
但是,首相安华在5月份时,否认政府会在6月落实这项计划;政府发言人法米也否认政府决定调涨汽油和柴油价格,驳斥外媒指政府在6月落实这政策,是不实报道。
言犹在耳,政府就在6月份落实了这政策,印证了外媒的报道。
这一波是柴油涨价,真正的大挑战是接下來取消Ron95汽油补贴。
每公升柴油价格直接上调1令吉20仙,政府的气魄之大,已让不少民众倒抽一口凉气。
当重组Ron95补贴时会否也会一次过上调超过1令吉,直追Ron97目前每公升RM3.47价格?又或Ron95是逐步削减补贴,逐步调涨零售价?
对消费人的感受而言,两者对物价上涨造成的痛苦,彷佛就是“杀头”和“凌迟”的差別。
毕竟,在落实柴油价自由浮动前,不少经济学家和分析报告都唱好,指不会增加交通成本,对通账率影响有限,不会造成大冲击。
政府也出台多项援助政策,包括继续补贴车主、商用车辆和特定类別渔民,也为农民和小贩提供现金援助。
但,商家是否真的那么听话,物价真能按兵不动?
我们再看一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