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 | 乳癌术后多年手臂肿 中西医有何治疗助改善?
问:我想请问两位医生关于乳癌后的一些副作用。我的亲戚是一名家庭主妇,多年前她罹患乳癌,之后接受了相关的治疗包括化疗,并且也切除了一些淋巴结,至今已经过了所谓的5年生存期。
不过近几年亲戚申诉她出现手臂肿胀,尤其是在上臂部分。一开始她曾向乳房外科医生以及肿瘤科医生咨询,当时医生给的意见是要多做一些日常护理,而且尽可能要使用臂套。
最近她在浏览社交媒体特别是优管(Youtube)时却发现需要进行物理治疗来按摩手臂,或者是前往有特定训练的医疗单位进行物理治疗,或向物理治疗师学习如何为手臂按摩或物理治疗等,目的是要把手臂内的”液体“排出(我也不晓得是什么意思),可是在试了好几次,却依然无法改善手臂肿胀,有时按摩后会有轻微消退,但之后又再肿起来。
根据亲戚,她在日常生活中很注意保护手臂,比如减少搬重物,甚至向他人求助搬东西,尽管她的手臂仍然可以自由活动。亲戚不时向我透露,她很担心自己的手臂肿胀问题。
Q1:请问在西医或中医方面可以做些什么改善呢?或者可以做什么复健之类的?
Q2:该找哪一类的中医如骨科或内科?需要进行针灸还是只吃中草药即可?至于西医方面,可以咨询哪一科医生呢?
Q3:若情况持续恶化,该怎办?
Q4:若不理会,会否有生命危险?
薛美虹医生解答:
关于你提及手臂水肿在医学上的正式术语是淋巴水肿(lymphedema)。在过去(5年前)当医生进行乳癌手术时都会把淋巴及淋巴结一并清除,就算癌细胞没有扩散到淋巴也必须把它全部清除,不过现在的癌症治疗却有了新的趋势,假如是癌症在早期发现的话,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是可以无须全部切除。
在诊断癌变后,医生必须要确定癌症是否已扩散到其他部位,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原理是建立在癌症扩散不是随机,而通常是通过血管和淋巴系统到身体远处部位,其中淋巴系统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假如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离开原发肿瘤,会通过血管直达下一组淋巴结,这些前哨淋巴结就是癌细胞转移最有可能的集中地,若前哨淋巴结没有发现癌细胞的话,那转移到其他部位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做法是通过蓝色染料注入进行活检,而在使用这项活检后,患者或可能无须切除全部淋巴结和淋巴,水肿的几率从30%降低到10%至15%,不过它仅适合于早期癌症患者。
在马大医药中心(UMMC)有特别针对这类淋巴水肿的术后物理治疗,通过不同的程序来减少水肿所带来的问题。第一步就是预防方面,物理治疗师会指导患者不在同一手臂进行抽血或检测等,甚至要避免各种受伤,包括指尖弄伤等,因为小小的伤口会导致细菌从淋巴结渗入并造成红肿。
每一次红肿是水肿成形的开始,也会越来越严重,因此也会指导不重复动作及不压及淋巴结,为此患者须时常运动及按摩,必要时也可考虑戴上你所提及的臂套,但臂套的使用有它的指南,患者须遵循指示。再来若是轻微的水肿,亦可咨询曾接受这方面训练的物理治疗师,他们会使用一种特别的按摩方式来减轻水肿,目前也有一种是使用特定仪器的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