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浩|芭里看墓

木架锌板矮棚下,洋灰地上整齐排列着一块块大小不一的麻石板,这10块华人墓碑,除了其中一块因为碑石断损而无法辨识外,其余九块都是清代墓碑;其中年份可考者,介于公元1883年至1898年(清光绪九年至廿四年)之间,距今最少都有130年以上的历史,也是我目前在永平见过年份最早的华人墓碑。

上周人在香港,清晨时,柔佛文史研究同仁沈志坚老师通话邀我。我也不含糊,直接约在回国隔天就奔赴柔佛中部陆路交通枢纽重镇的永平(Yong Peng)与沈兄会师,再由园丘主人安排头手大哥引路,开着四轮驱动皮卡车,芭路跳颠跳颠,在永平南区附近的一处园丘地段,见到我们期盼已久的古物。

那是河畔高地上的一木架锌板矮棚,洋灰地上整齐排列着一块块大小不一的麻石板,其中摆在最前方、面向河道者,大都刻有中文字,跟前插着几丛红色香脚,似乎连看顾者都知道这些石板的不一般,并有在尽所能好好安置与供奉。不少石板表面都有残留粉笔拓碑的痕迹,显然我们并非首批好事者。重新粉拓一遍,确认该处共保存有十块华人墓碑,除了其中一块因为碑石断损而无法辨识外,其余九块都是清代墓碑;其中年份可考者,介于公元1883年至1898年(清光绪九年至廿四年)之间,距今最少都有130年以上的历史,也是我目前在永平见过年份最早的华人墓碑。

现场询问头手大哥,头手大哥又再打给工友确认,说这些墓碑即是数年前清芭时在此河畔高地上发现,并被集中安置在现在的矮棚中。循着研究柔佛近代史的惯性思维,在柔佛的内陆河道边上如果能找到华人坟墓、庙宇等古迹,通常直觉都会先考虑它们是否与柔佛19世纪种植甘蜜、胡椒的港脚(kangkar)有关。永平有新、旧街场之分,新街场即如今永平市区,旧街场则在通往永平北区的永平大桥附近。永平大桥横在彼咯河(Sungai Bekok)上,而这批清代墓碑之所在,其实就位于更下游、沿河而行约3公里的位置。因为柔佛的港脚开发有不断朝河流上游拓展的特征,由此推估,该处或许是比永平旧街场历史还要早的聚落遗迹。

V1
永平彼咯河畔园丘矮棚里的清代墓碑。(莫家浩摄于2024年)

这十块清代墓碑还有一个特点,即当中有一半是巫许、巫或许的姓氏,而当中最大最厚重的一块墓碑,是丁亥年十一月立、祖籍饶邑坪溪乡的“清考龙吉巫许公”之墓。丁亥年应为公元1887年,饶邑坪溪乡即今天中国广东省饶平县浮滨镇上社村,而“巫许”正是当地特有的姓氏,近现代的巫许氏后裔大都将原本的双姓氏改为许或巫,令巫许变得更为罕见。但偏偏根据政府档案文献记录及民间口述历史传说,巫许人士曾经积极参与柔佛港脚开发,在柔佛南部的马来由河(Sungai Melayu)流域曾有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