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浩 | 病吟之境

传说本身的出现,往往也与某种时代背景或在地环境有关。边佳兰地名的两则传说都不约而同与病疫相挂钩,或许恰恰反映了当地在19世纪中后期以来垦殖活动中的实际经验——当时边佳兰沿海地区地势低洼,内陆原始森林密布,瘴气肆虐不在话下;加上地处偏远的边陲地带,能投入在当地的卫生医疗资源自然非常有限。

自《老清明,新清明》一文刊出后,有读者向我表示想听听关于边佳兰诸地名的由来。读者的提问着实内行,在边佳兰一带着实流传着许多属于当地特有的地名掌故。既然如此,我想不妨就从“边佳兰”这一地名說起吧。

说起来,边佳兰其实音译自“pengerang”一词。关于pengerang的词意与来由,当地马来社群普遍流传着两种说法:其一是相传19世纪便在此垦殖的廖内爪哇裔先民因染上热病,不断呻吟(mengerang)而得名;其二则是传说昔日曾有一位名叫Pengiran的汶莱商人在前往新加坡途中路径此地时染病去世,其同伴遂将他埋于此处,其坟墓日后成为当地人眼中的圣迹(Keramat),其尊名也随之成为了地名。查Pengiran一词在古爪哇语中也有“王嗣”之意,一再暗示传说中此人尊贵的身份。

上述两则传说既形象又生动,然若细究历史,便可看出其中疑窦。1613年,葡萄牙学者伊利地亚在其著作《黄金半岛题本》一书所附录的地图里,已将柔佛河口东岸的内陆地区标上了“Pangaranian”的字眼,说明边佳兰地名的雏形早在17世纪便以出现。而无论在19世纪初的驻新加坡英殖民地官员和学者的勘察记录中,抑或是记载了文西阿都拉1837年途经边佳兰沿海见闻的《吉兰丹游记》里,都不约而同将当地形容为人烟罕至的蛮荒之地。换句话说,流传着上述传说的当地马来先民,极有可能都是在19世纪中后期才踏足当地,而此时Pengerang却早已得名,因此上述地名传说,大抵是早期先民抵达当地后,望文生义的联想产物呗。

《黄金半岛题本》插图中的Pangaranian。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
*全文/视频仅开放予VIP付费会员浏览
已是 VIP
 
普通会员
member login packagemember login pa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