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瓶装津贴后更明显 袋装食油仍“买少见少”

1公斤袋装津贴食油目前在市场仍是“买少见少”,零售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货源,以致消费人“手快有,手慢无”,往往一包难求!

报道、摄影:范纯玮

1公斤袋装食油依旧难求,手快有、手慢无!

1公斤袋装津贴食油目前在市场仍是“买少见少”,零售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货源,以致消费人“手快有,手慢无”,往往一包难求!

《古城》社区报接获市民投诉,除了在社区迷你市场难买到袋装食油外,近几个月来到超级市场也买不到,尤其是废除瓶装食油津贴后更为明显。

市民指出,当局声称12家食油包装厂所生产的袋装食油,足以应付甲州食油需求,但事实上零售市场很难买到袋装食油,通常只能买到瓶装。

迷你市场面对袋装食油配货少、来货满的现象。
赖瑞林:货源不足 陈年问题

马六甲杂货零售商公会主席赖瑞林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袋装食油货源不足是一个陈年问题,政府当年规定是为家庭主妇而设,但由于价格便宜,部分小贩就会用来做生意,尤其是烹煮炸品。

他说,华裔消费者通常买袋装油是添加神桌油灯用途,煮食一般选择红鹰和刀标这类品牌食油。

赖瑞林
难控制消费者重复购买

“尽管业者限定消费人每次购买袋数,但一些小贩安排家庭成员轮流来购买,这是业者无法控制的现象。”

他表示,食油涨价及瓶装食油津贴被废除后,购买袋装津贴食油的人就更多了,这也进一步导致市场供不应求。

瓶装食油价格各有不同,业者会尽量控制起伏。

赖瑞林表示,站在零售商角度而言,食油利润非常低,介于几仙到几十仙,所以从事迷你市场或杂货店的会员们都是抱着有就卖的心态,很多时候作为一项服务,还要附送塑料袋。

“一些零售商是配食材给业者时,如大葱、辣椒等,顺带提供一些袋装食油,利润也不多。”

他说,杂货店的食油供应商通常同时供应米粉及其他食材,不会仅供应食油,所以就算食油售罄了,也要等到下一次总配货时,一次过运输到该店。

无论如何,他也认为,目前州内12家包装厂的产量,是不足以应付甲州市场需求。

陈贵花:货源慢又少

玛琳再也泉发迷你市场业者陈贵花表示,以前订20箱袋装食油就获得20箱,如今可能才获得5箱,在一样的需求量下,迟来的消费人肯定买不到。

“同时,食油货源也比较慢到,譬如以前一两个星期就来货,现在平均等上一个月才有。”

陈贵花
利润很低

她说,由于货源有限,目前限定1人只能买1包,每包售价2令吉50仙,利润很低,但她不会趁机赚取暴利,而且贸消局也会经常来检查油价。

她表示,有不少顾客是外劳,他们都是买袋装食油,自己在宿舍煮食。

陈贵花表示,食油牌子很多,目前500克瓶装油售价5令吉以上,1公斤售价10令吉以上,其中劳工牌及V-sawit牌是由棕榈油制作而成,售价备受当局关注及受到控制。

纯粽油制作的劳工牌食油,价格受到政府管制与关注。

“至于红鹰油和刀标油属于混合油,价格不受政府管制,但我们都不会卖得太高。”

她说,会不断与供应商保持联络,以跟进最新食油价变动,并仔细记录来货价格及售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