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宜|西瓜绵与成全
西瓜绵没有大西瓜的红绿白,约掌心大小,有点偏榄球的体型,醃过的瓜色泽偏绿或暗黄。早年鱼肉缺乏良好温度控制运输,有时会带有腥味,西瓜绵经常煮成鱼汤,帮忙压腥味,而清香、微微酸韵也在热天裡收开胃之效。

台湾嘉南平原一带盛行一种入菜的醃瓜,叫做“西瓜绵”。西瓜绵的由来是疏果之用,为了让西瓜获得足够的养分,会在西瓜成长过程中,摘去同株尚未成长健全的小西瓜,不浪费这些幼瓜,经过盐醃发酵会带有天然的酸韵,成为入汤入菜的佳品。
因为有西瓜绵的成全,农人才能得到又大又甜的西瓜。这让我问自己:要当西瓜,还是愿意当西瓜绵?
我想起上一代许多家庭命运的样板戏,很多父母为了得到一个男丁而不断孕生,而终获男丁的父母,认为传宗接代责任已尽,便不再生,这男丁便成了家中及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宝贝儿子、宝贝弟弟。
前头所生的几位姊姊便要身兼亲职,帮弟妹洗澡、做饭、监督功课,更甚至要牺牲自己求学机会,早早踏入社会,帮忙赚钱养家。这些姊姊们的命运,很多就像连续剧裡演的、也像我从长辈口中听到的,因为学识不高,一直在劳动底层打转。
而姊姊们也因为跟弟妹年纪相差一、二十岁,造成世代隔阂,所见所想有所差异,难以契合。当然这非定律,我也认识一位朋友,非常敬重为弟妹牺牲的姊姊,姊姊晚年重疾缠身,他为她买房、请看护,照顾无微不至。
我的母亲也是西瓜绵
我的母亲也是一只西瓜绵。她出身农村,家中有七个兄弟姊妹,她的父母想再生个男丁,却无力扶养现有的六个孩子,于是把排行老四的她与老五的妹妹送去当童养媳,而后,我的外公外婆果真再怀了一个男孩,也就是我的宝贝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