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浩|童子普•峇峇普
农历七月将至,又到了士农工商筹备庆赞中元、大街小巷操办盂兰普度的时节。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中元普度在本地华人社会里,大概是参与者与地域分布最为广泛的祭祀活动,同时也是本地有史可考、最为悠久的华人节俗,起码也有至少300年历史了。
马六甲青云亭里珍藏有一块木牌,一般不对外展示,惟新加坡学者庄钦永与本地学者阮涌俰曾先后在2018及2020年,在各自讨论马六甲甲必丹生平事迹的论文中引用并抄录了此木牌内容,让我们也有幸知其一二。这块木牌文字有两部分组成,分别为龙飞丙午年(公元1726年)青云亭观音佛祖奉祀规例,以及龙飞丁未年(公元1727年)青云亭募建大众祠与大众爷祭祀公约。此二木牌原件应已损毁,现存者乃为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由时任青云亭亭主薛文舟所照录重刻。
如果这块如今被学者称为《观音佛祖华诞与募建大众祠暨春秋二祭公约》的木牌内文抄录无误,则1726年的青云亭已有拨用公费、按例举办“中元普度”,且与农历二月十九的观音佛诞一样有僧侣礼忏。1727年青云亭募建大众祠并供奉大众爷,所规定的春秋二祭即是清明与中元,并且列明中元祭祀时应准备“食棹十二碗”、五牲、粿菓、银箔、经衣、香烛和菜羹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