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家浩|港门溯源
去年在马六甲田野踏查时,当地文史学人赖碧清告诉我,在马六甲爱极乐(Ayer Keroh)一带,有个一年一度的“中元庙”普渡习俗,与当地“四大港门”有关,听得我心动神驰,于是今年排除万难,于农历七月的尾声赶赴现场,试图一窥其真容。

中元庙位于今天爱极乐六条石(Batu 6)路侧下方,与其说“庙”,其形态更像是座无门无墙的小亭子,在唯一的祭台上摆放着唯一的石香炉,根据所刻铭文可知,此炉为“中元庙先人炉”,年份为民国癸亥(即1923年),下款有“信仕合立”字样。换句话说,今时今日的中元庙,已至少存在百年。另据一块立于1946年的金属板的记载,该年有一信士王泉源,奉荐了一段胶园地以作秋祭用途。当地人告诉我,该段胶园便是中元庙所在之处,而王泉源乃马六甲市区峇峇,二战时曾避难于爱极乐,承蒙村民恩惠,故战后有此善举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