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球|蜜饯与烧猪
蜜饯得以鲜花或纸花、塑料花做装饰。有些是剪“春花”插在上端,各地的春花款式略不同。一些是以橙或莲雾雕切为花卉,搭配在蜜饯之间。显现出百花齐放的美术效果。
华人在祭祀时,都会用到蜜饯这个供品。不过用得比较多及隆重的,当数福建与潮州两大籍贯。蜜饯是什么?就是果脯或是龙眼干、红枣、冬瓜糖等食品,以竹签串成一串串,安插在一个木架上,再以纸花等做一番装饰,成为一个重要的供品。
蜜饯的木架称为“饯盒”(峇峇及马六甲一带),也叫做蜜饯跤(跤=脚。北马一带)、攒盒。它是一个长方形木雕艺术品,上面有六个小孔(或三个)供插蜜饯的,前面或前后左右四面有着精湛的雕刻,通常是历史人物或是神仙、瑞兽、花卉等等,底色为红,雕像安金箔,中间题材处边框涂绿色,或有安上贝壳碎片。另有一种长六角形(类似船形,通常只有五个小孔)的饯盒,雕刻更加精美,底色为黑,雕像安金箔,外有彩绘木盒盖,打开后盒盖可做为底座。
以前北马的糕饼商制造的蜜饯,会附上木制蜜饯跤,这些简陋的架子全无雕刻,商家会附加若干收费(押底钱),用完了将蜜饯跤归还商家,可拿回附加的收费。近年在北马开始涌现纸皮组装的蜜饯跤,用完即丢弃,愈来愈简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