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珠|年度仪式感
有朋友说,清明节是他最爱的华人节日,那是难得的家族聚会,大家一年见一次,即可叙旧联谊,又可以为先人敬孝,生人和逝者的感情都糅合一起了。

仪式感是传统节日的传承载体,华人家庭的节庆和祭祀列表里,过年和清明最多仪式,两个节日在大家心目中同等重要。
整个闰二月,常听身边人互相关切探问:清明了吗?几时回乡扫墓?过年没回乡的游子,一般在农历新年和清明节之间二选一,依时依序回来过清明节。菜市场里的小贩中心和茶室,总是时节的探热针,清明节前后的人潮,仿佛也记录了这段期间长幼有序,孝子孝孙的脸谱。
专家说,对家庭教育而言,与其说教,不如一起去做一件大家都不觉得烦躁的事。家庭教育需要仪式,培养好习惯可以从仪式感很强的活动入手。清明扫墓的过程,由亲情、思念、敬畏和禁忌组成,凝集力特别强。一家子几代人每年重复这些仪式感,当它变成习惯,节日便传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