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的传人 | 需天然成长环境难养殖 青蟹量少 身价高
螃蟹是一种不容易人工饲养的甲壳节肢类生物,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使价格也不断上涨,因此许多人尝试人工饲养,但不是失败告终就是业务无法扩展。

报道、摄影:马钦中
螃蟹是一种不容易人工饲养的甲壳节肢类生物,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使价格也不断上涨,因此许多人尝试人工饲养,但不是失败告终就是业务无法扩展。
野生的青蟹多是渔民从沼泽红树林里捕获,青蟹主要是在海水涨潮时从海里或它们匿藏的穴洞内爬出,随着潮水往河道或沼泽深处里觅食,一般渔民是趁着涨潮之前将捕蟹笼放在河道或沼泽地的水里,一旦螃蟹进到捕蟹笼里就难以逃生了。
或于潮水大退后,捕蟹人就会到沼泽林里或河岸的泥泞里寻找青蟹藏身的穴,然后以特制的铁钩将它们从穴巢里钩出,然后将它们五花大绑,通常都难有逃生的机会。
栖息地因开发不断减少
由于多年来作为多种海中生物栖息和觅食的红树林被开发,以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青蟹亦因栖息地不断减少,渔夫们每次可捕获的数量也越来越少,身价更不断提高,因此出现有人尝试人工饲养的情况。
由于青蟹成长需要一个自然的环境,以及蟹苗非常不容易获得供应,因此目前全职投入养殖蟹的人不多,有的也是一些小型或尝试性的养殖计划。


柯明进:无需饲料员工水电费
红树林养殖场 适合生长
在实兆远的港口(Kampung Sitiawan),却有一名居民在当地进行了十余年的人工养殖青蟹活动,养蟹场至今仍继续操作,这个养蟹人就是柯明进。
柯明进本身是渔夫,主要捕捉花蟹或青蟹,他也兼职在市集的菜摊帮忙,养殖青蟹则是他的副业。


不担心蟹苗缺供问题
柯明进的青蟹养殖场位于港口实兆远河中游,养殖场不是什么钢骨水泥建筑或现代化的养蟹箱,而是一处占地约2英亩的一段天然沼泽红树林,这样的养殖场是名副其实的青蟹家乡,天然环境有适合青蟹生长的基本需求。

柯明进饲养的青蟹主要是他出海捕鱼时捕获的一些小青蟹或是肉质不饱满的螃蟹,因这类螃蟹无法卖到理想的价格,因此他就将这些青蟹放到养蟹场里饲养,待养至适合上市时再捉上来;也有的蟹苗是他向其他捕蟹人购买的。
